智库观点

​​​Think tank view

——

民生智库 | 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综述(下篇)
来源: | 作者:老龄事业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 2020-12-31 | 320 次浏览 | 分享到:
试点实施及试点成效初评
      2016年以来,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中央财政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至今已经连续5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3个地区开展了五批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今日推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综述(下篇)》。

试点实施及评优情况

01、试点地区分布

      根据计划,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共计50亿元用于资助各试点地区开展为期两至三年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与实践探索。


表1 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名单

02、典型案例总结

      为推广成功试点经验,形成规模,扩大服务覆盖面,在汇总分析90个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上报的240个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民政部和财政部基于实地调研和专家评估,汇编了“多措并举,增加服务设施供给”、“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党建统领,互助自助,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等7方面的试点经验,供全国第四批、第五批改革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各地在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参考借鉴。

03、评优与奖励

      2017年以来,民政部和财政部分别对前五批次试点地区进行了考核评估,共有74个地区获得了各批次的优秀称号。同时,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对部分经考核获得优秀的试点地区给予奖励。

      其中,第一批经评估为优秀且获得奖励的试点地区有江苏省南京市等5个地区;第二批经评估为优秀且获得奖励的试点地区有上海市长宁区等8个地区;第三批经评估为优秀且获得奖励的试点地区有上海市奉贤区等10个地区;第四批获得优秀奖励的有北京市朝阳区等10个地区;第五批获得优秀奖励的有北京市海淀区等10个地区。

试点成效初评

      自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以来,各试点地区不断加强养老服务在居家和社区层面的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把握改革试点重点方向的同时,不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多业态融合、多场景覆盖、多流量共享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开展了包括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模式探索、社会力量引入、医养结合、养老扶贫等在内的各项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居家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全国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从2015年的2.6万个快速增至2019年底的6.4万个,其中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从6.2万个增加到10.1万个,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由298.1万张增加到336.2万张,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互联网+”以及智慧健康养老在居家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为圆满完成《“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全国的改革试点也有效推动了各地的探索与创新。比如,辽宁省民政厅和财政厅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辽民发〔2020〕6号),专门支持全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并重点向贫困地区、非国家试点地区倾斜。

点击返回“智库观点” →